最近总有人问我们该买哪款游戏本,索性整理个5800游戏本排行榜给大家参考。这个价位段挺有意思,卡在甜品级和高端之间,能摸到不少好货。有些机器散热差点意思,有些性能释放又猛得不像话,我们一台台聊过来。
显卡决定游戏体验上限
1.满血RTX4060和残血版能差出15%帧数,别看型号一样,实际表现天差地别。有些厂商为了控制温度会限制功耗,游戏时突然降频最烦人。
2.DLSS3技术让帧数直接翻倍,支持这个功能的游戏越来越多。不过老游戏用不上,这时候还是得看显卡硬实力。
3.8GB显存勉强够用,遇到《赛博朋克2077》这种吃显存的大作容易爆。开光追的话更吃紧,建议调低材质精度。
处理器不能拖后腿
1.十三代i7和R7-7840H打游戏区别不大,但剪辑视频时英特尔编码器优势明显。如果只是玩游戏,AMD性价比更高。
2.功耗墙设置很关键,有些本子CPU抢走太多电力,导致显卡吃不饱。双烤测试时观察功率分配就知道厂商调校水平。
3.笔记本处理器后缀字母要看清,HX系列能超频但发热大,HS系列更适合长时间游戏。U系列低压版千万别碰。
屏幕素质容易被忽略
1.1080P屏在15寸上看不出颗粒感,但外接显示器时会暴露缺陷。2K屏对显卡要求高一级,建议根据自己需求选择。
2.100%sRGB色域只是及格线,专业设计需要100%DCI-P3。游戏本屏幕普遍偏艳丽,看久了眼睛累。
3.雾面屏比镜面屏实用,咖啡馆这种光线复杂的环境下优势明显。300尼特亮度勉强够用,500尼特才能在阳台爽玩。
散热设计见真章
1.双风扇四出风口是基础配置,热管数量越多越好。金属机身散热快但容易烫腿,塑料机身温度控制反而更稳。
2.风扇策略激进的本子待机都有噪音,有些型号能做到游戏时50分贝以下,这点很考验厂商调校功力。
3.出风口位置很重要,右侧出风的机器外接鼠标会很难受。后置出风最合理,但会增加机身厚度。
续航能力出乎意料
1.AMD处理器续航普遍多两小时,核显模式下能撑过半天会议。游戏本谈续航有点奢侈,但应急时很关键。
2.90Wh电池是甜点容量,再大会被航空公司限制携带。支持PD充电的型号可以带手机充电器出门。
3.有些机器切核显要进BIOS设置,不如联想拯救者那种物理开关方便。混合模式实际续航提升有限。
键盘手感玄学
1.1.8mm键程打游戏很舒服,但太软的按键玩FPS容易误触。RGB灯效好看与否见仁见智,能分区调色就行。
2.全尺寸方向键玩格斗游戏必备,有些厂商为了美观做成半高键很反人类。数字小键盘对MMO玩家很重要。
3.触摸板面积大没用,精度和防误触才是关键。反正玩游戏都要接鼠标,不如把空间留给散热。
扩展接口够用就好
1.雷电4接口传数据快,但游戏本很少用得到。两个USB-A口勉强够用,接键鼠后就没位置插U盘。
2.HDMI2.1支持4K120Hz输出,接电视玩主机游戏很爽。可惜很多本子为了省钱还用2.0版本。
3.SD读卡器对摄影师是刚需,对玩家纯属浪费空间。RJ45网口在WiFi6时代越来越像装饰品。
品牌溢价藏猫腻
1.一线品牌售后网点多,但相同配置往往贵800-1000。二线品牌用价格换市场,品控要看具体型号。
2.贴牌厂商喜欢堆料,但bios调校一塌糊涂。大厂的中端机型反而比小众品牌旗舰更稳。
3.模具共用很常见,换个logo就贵两千。认准代工厂比看品牌更重要,广达和仁宝的做工有口皆碑。
买游戏本就像相亲,参数只是简历,实际相处才知道合不合适。
这次推荐的型号都在5800价位段厮杀,各有胜负手。雷神911X的满血显卡,拯救者R7000P的均衡表现,暗影精灵9的狂暴模式,机械革命蛟龙16的2K屏,都是这个价位的狠角色。
挑游戏本这事没有标准答案,有人愿意为颜值买单,有人死磕性价比。我们见过太多纸面参数吊打实际体验翻车的案例,也遇到过配置平平却异常皮实的黑马。建议去实体店摸真机,听听风扇噪音,试试键盘手感,比对着参数表空想要靠谱得多。毕竟接下来几年都要和它朝夕相处,多看两眼总不会错。